Dan指數:♥♥♥♥
「你在幹麻阿?」「我在混阿!」混_hun,是一家咖啡廳也是共同工作空間,先來解釋一下吧!
共同工作空間Co-Working Spaceg是什麼?我只有聽說過卻沒有真正的接觸過,原來它不是傳說是真的有在進行
這是一個2000年時代才出現的名詞,主要也是出現在美國,現在在歐美地區相當的盛行
其實在台灣比較常見的翻譯是共用工作空間,是以"空間環境共享+獨立工作"為主要概念,是一種工作型態
除了一般有辦公室的上班族之外還有一種族群是個人工作,在台灣大部分都是會去咖啡廳
(圖上為混的進駐人使用空間,有點像是籠子一樣圍起來,裡頭就像個小型辦公室一樣)
共同工作空間就是提供一個空間給不同領域但價值觀相同的人能在一起工作,像是社團一樣的組織
在國外這種空間不一定是要在咖啡廳,也可能會產生在某個人的家、畫廊或是一個空曠的空間
通常盛行在設計或是藝術圈,次外不僅提供物理上的工作空間,更是提供共同工作者社群一個互相交流的平台
混_hun就是這樣的概念,80%是開放空間就是給一般咖啡廳消費客人,20%是進駐區域
這進駐區域不僅提供空間還有些必要的設備,像是置物空間、簡單的辦公室用具、工作小物等
這裡的進駐方式我大概看了一下是算月去收錢的,還會附贈一些飲品,等我現在的工作不做後也想考慮來這發展
在家寫文章一向容易分心,所以我也都習慣到咖啡廳工作,有時反而要在有雜音的環境下才能泉源不絕
(對進駐有興趣的朋友還是到店裡或是它的臉書問一下喔)
鄰近古亭捷運站,就在師大校園的旁邊,離小路咖啡也很近
三過門而不入,雖然室內有很多桌椅、門口黝黑百寫個飲品,但每次經過還是無法判斷到底是工作室還是咖啡廳
直到有一天我鼓起勇氣推開門,店員很熱情的對我說歡迎光臨我才放下心中的石頭,走錯工作室還以為是要面試
其實看到戶外放置的藝文文宣品我就大概知道我的猜測沒有錯了,是間咖啡廳
只是沒有料想到它的經營模式會這樣的獨特跟前衛,是以台灣來說前衛,國外都算落伍了我
在台北市百分之八十的咖啡廳都掛上反核的旗幟,害我每次都覺得好像來到什麼連鎖店似的
室內空間很寬敞,座位很多,以我的標準來說燈光比較暗一點,要工作的話我還是想要刺眼一點的光線
有提供訂位,假日到了下午因為沒有限制時間可能會撲空,想專程來就一定要訂位
沙發坐是有點尷尬的面對大家,所以反而很不受歡迎,除非聊天不然大家都不太想坐這裡
小小的進駐空間外就是一般客人可以活動的空間,我認為這裡是我咖啡廳名單中前三名可以工作的空間
(撇開光線的問題)在這裡的人很意外的大多是都是安靜的做自己的事情,雖然大家不是進駐工作者
但是默默的也把這裡當成一個自由的工作空間,先是從意識行動開始,可能慢慢的混的20%進駐就能調高
這樣看來就很像某個設計事務所的工作室,大家在做的事情都不同,但動力是相同的
像是K書中心的位子,就算妳一個人來也不會覺得突兀,每個位置都有一展檯燈補足室內光源的不足
咖啡廳最後方有個白色小空間,光線十分充足但是位置只有三桌,這裡通常像是展示間一樣展示一些作品
如果有需要多人討論的空間也可以在這裡發揮,有張大桌(首圖所示)
剛好去的是展出人物畫,都是女孩子
很喜歡他們菜單呈現的方式,用名片夾裝著,這樣如果有些菜單上的變動也可以彈性調整
還有很多餐點是寫在黑板上的,也滿少見的黑板上的字比較潦草一點,我看得滿久的
這裡雖然是咖啡廳但畢竟他的想法還是朝著共同工作空間,並不是完全專業的咖啡廳所以不要催促他們
焦糖熱奶茶$140,光是看它上層的焦糖跟杯子的顏色我就覺得溫暖起來,可惜那天沒有寒流
中規中矩,不過我還是可以給它一個好喝
鹹派組合$150,其實我出門前已經吃過一顆饅頭,但依然抵擋不住鹹派“組合”這個名詞
以這價格來說算是高,但是外面光是多力多姿就可以賣到$90,派本身也可以賣到$100-120
這樣的組合算是很有誠意,光是一端上來我就覺得心情愉悅,用看得就飽啦,可惜派皮過後味道有點不足
(閒言閒語一下:
上禮拜去了一趟台中,深深體會到台北的物價真的是好高,不去外面走一走真的會對衡量金錢上有誤解
台北的價格比台中平均高上$10-20,不只是吃的,衣服差價才是驚人,讓我覺得生活在台北好像過的有點辛苦)
一坐下,店員會給你一杯水、一本菜單跟一張大紙與小紙,這是從共同工作空間延伸出來的概念「伴工」
我不確定我的理解對不對,小紙讓你寫上你的專長跟你現在在幹麻還有信箱等,然後去公佈欄區拿一個號碼排
寫上你的號碼,把台子放在桌上然後要把紙釘在公佈欄上,同在這個空間的人可能會去公佈欄看
他發現妳可能很會美編,那她就會尋著號碼找到妳跟你聊聊,或許就可以促成一個工作機會
此外如果你離開了,因為你也有寫上信箱所以如果有需要,還是可以連絡到妳,算是一個交流的平台
是一種滿有趣的概念,好像真的有人因為這樣成為工作夥伴,也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嚴肅的寫上所需
這是一種概念一種想法,也有人寫上想要尋找聊天的對象,很多很多天馬行空的想法
類似這種概念在國外其實滿多的,有種需求交換的感覺,最常聽見的就是語言交換,我覺得概念上是雷同的
單究一家咖啡廳而論,就是很師大、永康及公館商圈這裡的形象,這裡的咖啡廳都很像,追求著文藝
多到有點氾濫,有點跳脫不出的那種相似,甚至是貼的海報都會一樣,真的讓我覺得迷惑
這可能是在咖啡廳高漲的時代的一個盲點吧,真的希望各位專職咖啡廳的店主們能更好好思考一向方向
我說過很多店就連杯子跟桌椅都長得一模一樣,我真的是連介紹都攬的
混的空間裝潢上跟其他咖啡廳很像,但是我喜歡它的概念所延伸在空間的氛圍,這裡的人認同他的概念
大家在這裡找到一個可以共同工作的空間,那是一種整體的默契,不僅是一家讓你喝下午茶的咖啡廳
一踏進來妳就可感受到它的不同,也許有點嚴肅,但其實是大家很認真在做一件事所散發的能量
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拿著電腦到處跑,一直找尋著一家可以好好做事的空間,來混看看,會撞擊出不同的火花
希望它的概念可以繼續擴大,想要有一日能夠加入他們
公館師大永康商圈周邊咖啡廳一起看一看喔♥
[食]台電大樓-沒有招牌的甜點店♥Flügel Cafe(辛亥店)
[食]永康街-祕密基地,轉角遇上一牆窗♥閑隅T. Loafer
[食]永康商圈-甜滋滋的幸福蜜糖吐司♥Together@永康街
現在丹丹的文章也有同步分享在lazybox喔,這裡也有許多優質的吃喝玩樂文章分享,來看看吧
│喜歡我們的文章請不要客氣給我們一點意見或是加油,或者推一個也可以ya│
---------------------------------------------------------------------------------------------------
小資訊♥
1.地址:和平東路一段104巷6號
2.電話:02 2363 6979
3.open:週一 - 週日: 13:00 - 23:00
4.FB